010-88810708
您现在的位置:社会组织众扶平台 > 通知公告 > 详情
返回
11月11日,民政部正式印发《慈善组织公开募捐方案备案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该《指引》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相关要求,为慈善组织依法依规开展公开募捐方案备案工作提供了全面指导,进一步规范公开募捐行为,助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明确适用范围,划定备案主体边界
《指引》清晰界定了备案适用对象,包括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公开募捐的非营利性组织。上述组织基于慈善宗旨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募集财产前,需按要求完成公开募捐方案备案。
列明备案依据,筑牢依法合规基础
《指引》以明确条款列明备案法律依据,确保备案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有据可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募捐方案需在募捐活动前报慈善组织登记的民政部门备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募捐可在活动开始后十日内补办备案手续。
参照《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跨登记机关管辖区域开展公开募捐活动的,需向登记的民政部门和活动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双重备案。
细化备案要求,规范材料准备流程
《指引》对备案核心要求与材料清单作出详细规定,方便慈善组织精准落实:
内部决策需履行章程及管理制度规定程序,形成能够体现内部决策程序的文件。
有业务主管单位的组织需经主管单位同意,涉及公共安全、消防等事项的需完成相关部门批准程序。
备案材料包括备案表、承诺书、内部决策文件、外部批准材料等,涉及合作募捐的还需提交评估报告、合作协议及其他有关材料。
明确办理路径,提升备案便捷度
《指引》清晰告知备案全流程关键信息,降低组织操作成本:
备案通过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慈善中国”线上提交。办理流程需在募捐活动十日前提交材料,民政部门十日内完成受理并公开备案结果,材料不齐的需五日内补正或撤回。
明确实施时间,预留充足准备周期
《指引》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施行,为慈善组织预留了充足的准备时间。各相关组织可提前熟悉备案要求、梳理材料清单、规范内部流程,确保届时平稳落地执行。
此次《指引》的印发,进一步完善了慈善募捐监管配套制度,为慈善组织规范开展公开募捐备案提供了明确遵循。期待各相关组织严格落实《指引》要求,依法依规开展募捐活动,共同维护慈善事业的公信力与良性发展生态。
欢迎社会组织的伙伴们一同交流,知诚会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和平台作用,与社会组织伙伴携手,共同为推动社会组织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为社会组织的成长提供多一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