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8810708
您现在的位置:社会组织众扶平台 > 运营管理 > 财务管理 > 详情
返回
一套健全、高效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是社会服务机构抵御风险、保障资金安全、提升运营效率的“铜墙铁壁”。它确保机构的每一分钱都流转在预设的轨道上,服务于其公益使命。《北京市社会服务机构财务管理制度示范文本》(以下简称《示范文本》)用大量篇幅,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构建财务内控体系的精细蓝图。
指引全年工作的罗盘
预算管理是财务内控的起点与龙头。《示范文本》强调,预算管理不应是财务部门的“独角戏”,而应是全员参与、理事会最终审议决策的战略管理工具。
预算编制要“全”。需涵盖所有业务收支与资本性支出,做到业务计划与财务资源相匹配。
预算审批要“严”。年度预算方案必须经理事会批准,方能生效执行,这体现了理事会的最高决策职责。
预算执行要“刚”。预算一旦批准,应具有严肃性,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调整。确需调整的,应履行规定的审批程序。
守住资金流量的关口
收支管理是财务活动中最频繁、风险最集中的环节。《示范文本》对此提出了明确的控制要求。
在收入管理上,要确保所有收入及时、全额入账,严禁设立“小金库”或账外资金。对于服务性收费、捐赠收入等,要按规定开具票据,做到有据可查。
在支出管理上,必须建立分级授权审批制度。明确不同层级管理人员的审批权限,大额支出必须集体决策或由理事长、理事长办公会审批。所有报销凭证必须真实、完整、合法,经过复核,才能付款。
保障物质资源的安全
资产是机构开展服务的物质基础。一是定期盘点。对固定资产、库存物资等,必须建立台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盘点,确保账实相符;二是明确责任。重要的资产需指定保管责任人,人员变动时必须办理正式的交接手续;三是规范处置。资产的报废、出售等处置行为,需经过评估和必要的审批程序,防止资产流失。
新制度交替之际,社会组织的财务合规之路既需高屋建瓴的政策指引,更需细致入微的落地辅导。知诚会愿作您最可靠的同行者——知诚会凭借多年在社会组织治理与财务合规领域的深耕,以深度研究洞察政策本源,以定制咨询破解实务难题,以全程陪伴助力稳健发展。从精准解读到制度优化,从风险防控到效能提升,知诚会将以全方位的专业服务,为您的组织筑牢财务根基,赋能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如需获取专属解决方案,欢迎即刻交流!

(获取最新资讯,探讨专业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