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社会组织众扶平台 > 最新动态 > 详情
如何撬动政府、企业、公众的资源支持,提高组织的收入和影响力?是凭借独特的专业优势吸引资源,还是借助创新的运营模式打开局面?这不仅是科技社团面临的挑战,更是所有社会组织都在思索的发展难题。在首届社会组织数智赋能论坛“会言秘语”圆桌会议中,我们邀请到了全国性研究性科技社团分享经验,知诚社会组织众扶平台课代表为大家揭秘社会组织资源获取指南。
分享嘉宾
中国能源研究会
李博
【分享要点】
研究会概况
成立于1981年,现属第八届。拥有800多家单位会员、12万多个人会员,专业领域覆盖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体量规模较大。秘书处仅有13人,却要服务近60个分支机构。
撬动各方资源的策略
政府层面。深入分析和挖掘各部委与学协会的关联关系。例如,在人社(教育培训大赛)、市场监管(参与标委会推荐专家,涉及产品质量抽查)、科协(申请人才托举计划,如中国科协和北京市的托举项目)等方面积极参与。同时,与地方能源协会开展战略合作,实现资源的相互输出与支撑。
企业层面。在轻工行业,20多年前就开展市场化运营,服务全产业链企业,涵盖生产上下游、设计规划、政策咨询、投融资等多个环节。通过举办会议、开展标准工作、进行行业自律管理(包括质量抽查、曝光不良产品)等方式服务企业。在能源行业,鉴于大型央企诉求特点,研究会转型后主要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标准化、科技评价等服务,并与地方学会对接,分享资源,如地方协会承担分区赛事。
公众层面。重视科普工作,早期借助电视媒体、科普读物进行宣传。利用公共媒体公益时段免费宣传,只要题材和质量达标。对于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解读,针对社会谣言,作为第三方组织主动发声辟谣,提升行业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例如口腔用品协会针对包装尾标颜色谣言进行辟谣。
OA系统使用经验。2023年启用OA系统,目前已升级到3.0版本,每年迭代更新。该系统提升了合规审批效率,但由于乙方缺乏社会组织管理经验,在流程和红线管理方面存在不足。若能开发社会组织专属平台并对接智能化技术,将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专家点评】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
万鹏飞
总结点评
研究会是历史形成的独特组织,积累了政府职能相关事务,还有信誉和影响力。圆桌会议的三个议题就跟大家讨论到这里,时间虽短,但信息量十足。我们了解到非营利组织的多元化收入不仅需要“开源”,更需要“固本”——即坚守公益底色、创新合作模式、强化品牌公信力。期待未来更多跨界对话,共同推动非营利领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