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社会组织众扶平台 > 通知公告 > 详情

返回
2026年施行!新民非会计制度正式落地,社会组织必看的政策解读来了
2025-08-14

  财政部于2024年12月20日重磅发布修订后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财会〔2024〕25号),并明确该制度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制度对于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众扶平台带您深度剖析。

image.png

  新修订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由正文和附录两部分构成,正文共8章95条,其变化内容涵盖多个重要方面。


  01适用范围扩大

  在原适用范围基础上,根据有关监管要求和实务意见,增加了国际性社会团体、外国商会、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依法登记设立的代表机构等社会组织,实现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效衔接。这意味着更多类型的社会组织将遵循统一规范进行会计核算,有利于提升行业整体的会计信息可比性和透明度。


  02会计处理规定调整

  (一)服务捐赠会计处理

  鉴于近年来服务捐赠的形式和数量不断增加,新制度增加了服务捐赠的会计核算规定。明确在符合一定条件时,服务捐赠可以确认为捐赠收入,并同步确认等额费用。这一规定有助于慈善组织更全面地反映捐赠收入情况,更精准地核算成本和收入,让报表使用者能更清晰地了解组织运营背后的资源支持情况。例如,注册会计师无偿为公益组织提供财务顾问服务,在符合条件下可按规定进行核算。

  (二)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入账

  对于社会组织收到的公允价值无法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文物等,新制度规定按照1元的名义金额入账作为表内资产进行管理,有效避免了资产流失风险,方便组织资产管理。

  (三)风险准备金核算

  增加风险准备金等有关核算规定,与《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相呼应,为慈善组织应对投资风险、项目实施风险等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助于增强组织的财务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四)会计科目调整

  新制度增加了部分会计科目,以更好地适应业务发展和核算需求。

  (五)限定性净资产会计处理变更

  修改了限定性净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要求对发生的“费用”也区分限定性与非限定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读性,使财务信息能更直观地反映资金的限定情况。虽然在实务操作中,部分组织可能早已在费用发生时进行了区分,但新制度使其在账面结构和报表中体现得更为直接、清晰。

  (六)信息披露要求强化

  新制度加强了关联方、关联交易的披露要求,细化了长期股权投资的披露内容,并增加了对担任慈善信托的委托人和受托人情况的披露要求。这将使社会组织的财务信息更加透明,便于接受社会监督,提升组织公信力。

  (七)合并报表要求调整

  删除了要求社会组织编制合并报表的规定,与之相关的信息改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强披露。这一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组织的财务会计工作负担,同时也确保了相关信息仍能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开。

  新修订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已进入施行倒计时,这对每一家社会组织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为什么要修订该制度?社会组织面对服务捐赠核算、资产入账规则、信息披露要求等一系列关键变化,该如何打破传统财务惯性,在人员培训、制度重构、流程优化中找到突破口?

  别让政策盲区成为发展短板,别让执行困惑错失转型机遇!众扶平台始终扎根社会组织服务一线,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政策解读的“金钥匙”,获取实操落地的“路线图”,更能结识同行伙伴共探解决方案,在交流中碰撞思路、凝聚智慧。

  接下来,众扶平台即将上线“新《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系列课程,由北京知诚社会组织众扶发展促进会任宏艳秘书长带大家深度剖析,每一节内容直击要点、干货满满。敬请关注!

image.png

image.png

  (专业指导,一对一解答)

  欢迎大家交流参观~

  办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二层(整层)

image.png